【书香祥云】我的故乡,我的云南驿
点击标题下
祥云时讯
即可订阅
我的故乡,我的云南驿
朗读者:赵林静
赵林静 ,祥云县文联副主席,县演讲朗诵协会会员。闲暇之余,喜欢朗诵、习字、画画、跳舞,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日落时分,当中国的大部分乡村和城市,从东至西,渐次沉入落日的余晖,而在云南高原上散落的村庄却依旧处在一片白昼之中,他们仍然延续着白天的劳作、歌唱和欢笑。然后到整个中国的大部分山河都没入黑暗,云南整个高原才将迎来金色的黄昏。这时,整个高原将笼罩在金子般的余晖中。此刻的云南驿也在这个时候沉醉在黄金里。因此,云南驿的黄昏永远是金黄的,金黄的古道、屋顶、马帮、驿站,连饮马石也被折射得分外耀眼,向着人们的视线,游离开了,飘向那高远的天空。天空永远蔚蓝,白云们偎依着,飘来飘去,灰色的瓦顶上,枯草微微摇着头,仿佛从遥远的汉唐一直守望到今天一样。古道边,透过门的间隙,可以看见玫瑰、月季、兰花在庭院里寂静地开放。在傍晚即将来临的时候,人们似乎都放慢了脚步,悠闲地享受着岁月恩赐的安逸和幸福。
走入滇西南的第一个地方,我选择的是云南驿。一路走走停停,一路行行摄摄,吸引我的,除了一些隐藏的美景,最重要的还是美景背后的那些历史人文。
这是今天的云南驿,当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它已在这里静静地等待了两千多年。
据记载,在西汉武帝年间,“太平瑞应,则景云生”。此时正值武帝急欲施展雄才大略、伟大抱负的时候,武帝于是大赦天下,举国欢庆,并遣使往南方寻找“天现祥瑞”的地方。历经数年的艰辛,使者终于在我们这里找到彩云南现的源头,遂在这里设置了第十六个县——云南县,属益州郡。还有另外一种版本,是说武帝梦到了彩云南现,便找到彩云南现之地,设置了云南县。在西汉时,武帝用武力使西汉的疆土扩展至现在的云南以南之地,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更宁愿相信前者的说法。因为我想,如此开疆拓土的国家大事,终究是应该通过强硬的武力而获得解决,但如果是我们的史官,在不遗余力地、公正地记载着史实之余,能把苍白的政治事件演绎得更加柔软和烂漫一些。
展开全文
到明代的云南县城,从云南驿迁往洱海卫城,即今天的祥云县城,从此结束了云南驿从西汉到明朝初期长达1500年作为县、郡、州、赕和节度使的历史。
这里曾经来了徐霞客,来了吴三桂,来了岑毓英,来了林则徐,来了飞虎队和陈纳德……是云南驿把他们带到这里,也是他们把云南驿带到更加宽广的世界。
夕照下的云南驿,古道两旁,一爿爿马店,敞开着大门,迎进南来北往的马帮。它敞开着胸怀,包容着南北商帮,吸纳着他们的习惯、汗臭。马锅头们在卸下马驮后,悠闲地抽上一支烟筒,洗上一个徒弟们伺候的热水脚,把当晚夜宿的事情安排妥当之后,吹着口哨,出马店大门而去。他们有的到老朋友家叙旧去了,有的去酒肆喝酒、赌钱去了,有的找当地相好的女人去了。
这是明末清初直到上世纪初的某一个黄昏的云南驿,就在那个被当代艺术家描摹的黄昏,无数队马帮,从遥远的地方,都汇聚在云南驿,然后在第二个清晨,又匆匆离开了它,向着更遥远的地方跋涉。
再后来,云南县的驻地被迁往离云南驿近二十千米以西的洱海卫城,就是今天的祥云城。云南驿又变更了自己的身份,仅仅作为驿站保留下来,给驿马添添草料,给马锅头提供食宿和欢娱的去处,给那些长久地游离在故乡之外的灵魂,提供一个温暖的栖居之所。因此,云南驿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历史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似乎又给了云南驿一个永远难以磨灭的机遇。在云南驿“二战中印缅战区交通史纪念馆”里,我又再次遇上了被祥云人民称为真正的英雄的飞虎队员莫尼中尉和战地护士黄欢笑。那一张张悬挂在墙上的照片,嘴角绽露的笑容,含蓄而优雅。
多年后,他们的记忆中留住的不仅仅是血雨腥风,还有的就是这一个个、一群群为和平而远离故乡的战士。他们身上洋溢著正义、勇敢和爱心。作为一名最前线的护士,黄欢笑目睹了这些驼峰航线战士为这条国际航道所洒下的鲜血甚至付出的生命。在其他地方相继沦陷后,“驼峰航线”最后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希望。
这是一个百讲不厌的传奇和史实。这怎能不令我们动容呢。我们似乎或也已经看到,在二战中,应该不是同盟和阵营之间的鏖战,而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这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云南驿了。岁月荏苒,云南驿的历史和荣光依旧。此刻,寂静的云南驿,依旧徜徉在岁月的黄金里。人们或是回忆,或是憧憬。
作者简介
麦田,原名普元玺,现在祥云县文联工作。作品于《诗刊》《大家》《创世纪》《边疆文学》《绿风》等,出版诗集《妈妈在天上看我》《南行记》《云与南》。曾获滇西文学奖、大理州首届文艺创作诗歌奖。
祥云《法律大讲堂》第十期
图文发布 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杨仕宇
图文审核 张敏来
图文总审 胡林果
讲好祥云故事 传播祥云声音
祥云时讯 与你同行
投稿邮箱 3109820189@qq.com
媒体地址 龙溪小区308号(县融媒体中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