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评论】监管风险趋缓助力中国金融科技信贷业务发展
点击上方蓝字“ 惠誉评级 ”并设为星标便于您第一时间获取资讯
惠誉评级表示,在14家主要互联网平台企业完成监管部门责令进行的金融业务专项整改以后,政府对金融科技信贷行业的监管将进入常态化阶段。
惠誉预计贷款规模将恢复增长,原因是这些小贷公司仍是除银行渠道外重要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且在践行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防疫放松后的消费复苏及科技赋能信贷解决方案市场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亦将助推增长势头。
但是,鉴于监管机构为遏制行业过度增长和监管套利风险而对金融科技信贷公司具体业务施加的限制,惠誉预计,贷款增速将相对温和,且低于疫情爆发前的水平。
网络小贷新规提高了小贷公司的注册资本金要求,并设定了更加严格的杠杆率门槛,规定其在与传统银行发起的联合贷款中出资不得低于30%,这一最低比例要求旨在规范互联网贷款机构和银行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并遏制“纯引流”模式所衍生的风险。
部分无法筹集到足够资金或转型为较轻资产负债表模式的小贷公司或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因而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惠誉亦预计,针对纯助贷业务的监管也有可能进一步收紧。
惠誉预期,贷款收益率疲软叠加助贷业务利润率收窄将令盈利能力持续承压,这也将迫使一些小贷公司最终退出市场。
大多数金融科技信贷公司的融资渠道有限,流动性覆盖率较弱。较低流动性覆盖率反映了它们对短期资金的高度依赖——这与它们较高的短期贷款业务占比相吻合,以及较低的非受限现金规模。
资产证券化(大多为两年内到期的证券)可能仍将是小贷公司的主要融资通道。惠誉预期,2023年来自金融科技信贷公司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规模有望上升。
本文作者:陈冠如, 李佳蕙, 应丹青, 王岚
点击 分享按钮 ,把文章推荐给好友
版权声明:如无特殊标注,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