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抑云”的背后,被玩坏的梗与跟风的标签

Connor 元宇宙 2022-08-17 232 0

“网抑云”成了一种梗。

如果你没在网易云音乐上看到那句经典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也一定能在各种社交媒体上看到用户衍生出的搞笑版本:“到点儿了,可以开始哭了。”、“老网抑云了”。

网易云是如何变成“网抑云”的

网易云音乐向来以社区氛围著称。

“网抑云”的背后,被玩坏的梗与跟风的标签

“网抑云”的背后,被玩坏的梗与跟风的标签

另一方面,音乐平台的本身就与情感表达有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的信息输出方式成为主流,网易云音乐虽然有社区功能,也并非熟人之间的社交工具,能够聚集的用户多半因为情怀而来,加上一层陌生人的关系,用户也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在平台上进行感性倾诉,也就导致了一些做作矫情、浮夸虚假的言论出现。

任何互联网平台的“财富密码”,一向是与焦虑、消极、矛盾有关,这种类型的内容也更容易得到传播,消极反馈比积极反馈对情绪的影响更大,人们总是更爱散发与传播负面情绪。相比之下,平台上积极、乐观等“大而泛”的言论,也更容易被人自动忽视。

被玩坏的梗,跟风的标签

展开全文

不同社区总会出现各自的梗。

“网抑云”的背后,被玩坏的梗与跟风的标签

但对于平台尤其是内容输出平台来说,想要塑造社区鲜明的风格文化,依然离不开用户的“为爱发电”。

随着平台在社区上的深入运营,基于分享的调性,用户越来越愿意在网易云音乐分享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在网易云音乐构建的圈层化社区中,喜好相同的人更容易相互“感染”,从音乐出发,用户的感受和表达也会被放大。

“梗”由于认知与使用门槛低,更容易在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比如最近的“爷青结”、“一起爬山吗”、“逗鹅冤”等等,同样,网易云音乐被形容成“网抑云”并得到广泛传播,并非用户真心认同梗本身的正确性,而是与梗背后的话题度、反差感甚至“趣味性”有关。

“网抑云”的背后,被玩坏的梗与跟风的标签

从“网抑云”到“网愈云”

这些现象显然与网易云音乐的初心相悖,网易云音乐官方也不得不出面回应与解决。

“网抑云”的背后,被玩坏的梗与跟风的标签

比如会有用户真诚乐观地为云村同好加油打气:

“网抑云”的背后,被玩坏的梗与跟风的标签

有人会围绕小众音乐的创作背景做详细介绍:

“网抑云”的背后,被玩坏的梗与跟风的标签

也有人会围绕歌曲本身展开美好的想象:

“网抑云”的背后,被玩坏的梗与跟风的标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