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通」首日交投欠活跃
7月4日,中港两地盼望已久的「ETF通」正式开通,不过首日成交不算活跃。
根据上交所、深交所和港交所的数据,今次共有87支ETF进入互联互通计划,包括53支上交所上市的A股ETF、30支深交所上市的A股ETF,以及4支港交所上市的港股ETF,而在7月4日,即「ETF通」开通的首个交易日,这87支ETF经「ETF通」的成交额分别为:
北向沪股通的53支ETF总成交1.4亿元人民币,平均每支ETF成交264.15万元人民币;
北向深股通的30支ETF总成交748万元人民币,平均每支ETF成交24.93万元人民币;
南向港股通的4支ETF总成交8,413万元港币,平均每支ETF成交2,103万元港币。
若跟股票互联互通计划的单日总成交相比,则北向83支ETF经「ETF通」的成交额(1.48亿人民币)占比当天(7月4日)「沪深股通」(包括ETF和股票)总成交额(1,245.74亿人民币)的0.12%,而南向4支ETF经「ETF通」的总成交(8,413万港币)则占比「港股通」 (包括ETF和股票)买卖总额(387.85亿港币)的 0.22%。
另外,上述87支ETF的单日(7月4日)总成交(包括本地成交和经「ETF通」成交)分别为:港交所4支ETF总成交54.55亿元港币,即经「ETF通」的成交(0.8413亿港币)只占比1.54%;而上交所和深交所挂牌的83支ETF单日总成交达230.76亿元人民币,其中经「ETF通」的北向单日成交(1.48亿元人民币)仅占比0.64%。
数据来源:港交所、上交所及深交所
对于这样可以用「稀疏」来形容的成交量,有香港市场人士表示「并不出奇」,一来是因为「ETF通」第一天开通,两边市场都需要预热,期望在第一天或者刚刚开通的时候就有多么好看的成交是不现实的;其次,实际环境和基础条件有限制,例如A股ETF的收费普遍过于昂贵 ,而「ETF通」计划又对入围ETF有规模、过往成交量、投资标的等种种要求, 「从目前情况看,这些限制都是硬伤,直接打击投资人的欲望。 」
阅读全文内容
或登录“投资洞见与委托”网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