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的行话,您都知道吗?
各行各业都有行话
戏曲界的行话多的也难以胜数
大都也都为他人所难理解
了解这些行话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
走近戏曲,认识戏曲
今天就和您聊聊
一些经典的戏曲行话
旧时戏班在各地演出,免不了要碰上许多碍口的事,有时不便说明,只好用暗语来代替,这样会减少好多不必要的麻烦,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一种“行话”。
瓦舍:也叫瓦肆、瓦子。宋元时大城市里娱乐场所集中的地方,有表演杂剧、曲艺。杂技等的勾栏,也有卖药、估衣。饮食的店铺。
上场门:旧式剧场方形舞台的组成部分,方形舞台由前后两根圆柱组成,后面两根圆柱之间设有板壁,右端之门称为上场门,左端之门称为下场门。演出传统剧目,演员大都从右门上左门下,因而得名。
下场门:同上。
鬼门道:也叫古门道、鼓门道、鬼门。宋元舞台通向后台的门。
砌末:也叫切末,传统戏曲所用简单布景和大小道具的统称,近代戏曲应用较多,如布城、云片、水旗等。
一桌二椅:木制戏曲道具,红色。一般用于传统戏的演出中,根据桌椅的不同摆法,可显示各种地点环境的变化。
展开全文
桌围椅披:绸制戏曲道具,红色最常用,偶尔用白色及其他颜色。一般上绣盘金花,用以修饰美化舞台道具。一副桌围一般有两块,悬于桌前和左右两边。椅披仅只一块,一般披于椅背,经椅面再悬于地面。
大戏:历史悠久而有相对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的统称,与小戏相对,如昆曲、京剧、秦腔等剧种都是,脚色行当齐全,剧目一般以历史题材为主,唱念做打各种功夫并重,现在各剧种都有发展,大戏、小戏的差别已逐渐消除在习惯上,观众往往把整本戏叫做大戏。
小戏:由说唱艺术或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剧种的统称,如各种花鼓戏、花灯戏、采茶戏、滩簧戏都是,脚色一般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剧目大多反映当地人的生活片段,偏重歌舞,并以手帕、伞、扇等物为主要道具。在习惯上观众往往把折子戏称为叫做小戏。
轴子:一场折子戏演出中作为轴心的主要剧目。最后一出戏叫做大轴子,倒数第二出也是主戏叫做压轴,中场戏叫中轴子。
压轴:一场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出戏,往往由主要演员演出唱做繁重的文戏。
大轴:也叫大轴子,由几个折子戏组成的戏曲演出时最后一个上演的剧目。
送客戏:旧时演出的最后一个剧目。
垫戏:旧时演出中预定的剧目以外临时增加的剧目。
河北梆子
真正的魅力
一定要亲自去现场体会
源自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
请关注
北方戏曲传媒视频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平台承接各类广告文案信息推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