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本文来自:工信部官网
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11月15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13项重点任务。
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目标是什么?
工信部等三部门:“十四五”期间,有色金属产业结构、用能结构明显优化,低碳工艺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重点品种单位产品能耗、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再生金属供应占比达到24%以上。“十五五”期间,有色金属行业用能结构大幅改善,电解铝使用可再生能源比例达到30%以上,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确保2030年前有色金属行业实现碳达峰。
背景、意义是什么?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色金属行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制定有色金属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将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上下游贯通的完整产业链,重点品种冶炼及压延加工产能产量全球过半,冶炼技术成熟,单位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受产业规模大、用电结构依赖火电、减碳技术缺乏革命性突破、循环经济体系不够完善等影响,碳达峰、碳减排任务依然艰巨。制定《实施方案》有利于全行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找准方法路径,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总体要求是什么?
全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按照“双轮驱动、技术创新、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工作原则,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冶炼产能规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技术节能降碳、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为着力点,提高全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效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新发展格局,确保如期实现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
如何促进有色金属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聚焦有色金属行业品种多、集中度低、质量效益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是引导行业高效集约发展。发挥行业规范条件和自律公约作用,优化要素资源供给,鼓励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和减碳战略合作,提高行业集中度,利用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二是强化产业协同耦合。推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和跨行业耦合,促进要素资源共享,实现资源、能源价值最大化。三是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以节能降碳为导向,修订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政策,淘汰有色金属行业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加快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为地方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腾出空间,集聚资源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
如何推进方案落实?
具体来看,《实施方案》提出6方面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职责分工,强化贯彻落实。二是强化激励约束。实行差别化政策,支持企业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改造升级。三是加强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融资、债券、期货、基金等多种金融手段,推动绿色低碳项目落地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四是健全标准计量体系。逐步完善碳排放相关的核算核查、评价、技术、管理服务等标准和计量体系,制修订重点品种能耗限额标准。五是完善公共服务。建设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组建低碳发展联盟,推动协同降碳。六是加强示范引导。发挥企业和园区等试点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广经验做法,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附:《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