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全运会 共绘同心圆

Connor 元宇宙app下载 2025-11-10 3 0

本报记者 刘兵

开栏的话

金秋的盛景铺满大湾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 “十五运会”)的序幕在万众期盼中开启。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体育盛会,四年一届的全运会首度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注定将奏响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华彩乐章。

十五运会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为办赛理念,既有着34个大项的竞技体育巅峰对决,也涵盖23个大项的群众赛事全民共享,马拉松比赛和公路自行车赛还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多地跨境举行,彰显湾区特色。这是一场凝聚拼搏力量的体育盛宴,更是一次见证三地同心的时代交响。

从今日起,本报十五运会专刊正式启程。我们将以生动笔触与深度视角,带您直击赛场内外的热血瞬间与温情故事。一同在粤港澳见证中国体育的蓬勃气象!

激情全运会 共绘同心圆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现场。本报记者 王伟伟 摄

珠江夜风轻拂,湾区灯火璀璨。

今晚,位于广州市的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高朋满座,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开幕式在这里盛大举行。这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也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

湾区焕发新活力

开幕式文体展演中,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艘古老的海船乘风破浪驶来。现场舞台仿佛变成了一片波光粼粼的珠江水域,带领观众穿越千年。大湾区江海相连,1000多年前,广州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一脉相承,生生不息,万里云天。40多年前,这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史诗。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帆影,到当代改革开放的潮头,无不诉说着这片热土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精神。

广州“小蛮腰”(广州塔)、香港维多利亚港、澳门大三巴等城市地标在开幕式现场多个细节中巧妙融入,展现出粤港澳大湾区共生共荣的融合之美。

展开全文

实际上,这已经是全运会第三次来到南粤大地。广州曾于1987年举办第六届全运会,随后又在北京申奥成功的2001年举办第九届全运会。不一样的是,此次全运会全面走进了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粤港澳19个城市,实现了大湾区同心共振。

岭南文化展风采

珠江的潮水不断奔涌向前。夜幕下,开幕式现场近两万平方米的舞台仿佛一幅流动的岭南水墨画。

这幅画卷中,粤剧的唱念做打,舞出千年风雅;咏春的一招一式,蕴藏着华夏风骨。当广绣的细密针脚在大地铺陈,广珐琅的华光与嵌瓷的华彩交相辉映,那些被时光珍藏的匠心和技艺,便被重新赋予灵魂,完成了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

醒狮舞蹈给现场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从地面的腾挪跳跃,到与VR技术共舞,甚至“跃”上高空,其威武、灵动的形象,既保留了祈福纳祥的传统文化内涵,更被赋予了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岭南文化精神内核。气势磅礴的英歌锣鼓与全息投影技术结合,其阳刚雄浑的力量感,也展现了南粤大地蓬勃的生命力。

整场演出,木棉花、芭蕉叶、荷花等岭南特色植物意象以及表现“岭南春早”等充满生机的场景,都洋溢着对岭南四季常青的生命礼赞,也预示着体育将成为推动大湾区进一步融合发展的蓬勃力量。

一位来自澳门的嘉宾对记者表示,开幕式上传统的粤剧与西方的交响乐、芭蕾舞同台演绎;将刚劲的咏春拳与现代的街舞、流行音乐进行创意结合。“这本身就是‘兼收并蓄’文化特质的直接体现,也展示出岭南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

三地共绘同心圆

21时15分,广东短跑名将苏炳添、香港击剑运动员张家朗、澳门武术运动员李祎共同点燃了本届全运会主火炬。

当主火炬在广东奥体中心燃起,那从深海1522米处采集的“源火”照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夜空。这火焰不仅点燃了为期13天的高水平竞技赛事,更点燃了三地人民同心同源、交融互通的情感。

粤港澳三地不仅在此次办赛上同心协力,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方面也共绘同心圆。广东贯彻“全运为民,全运惠民”的理念,将办赛和营城结合起来;香港以“日日运动半个钟,健康快乐人轻松”为口号,鼓励市民参与体育活动;澳门通过全运会推动全民健身,完善15分钟健身圈等基础设施,提升市民健康水平和城市凝聚力……

本届全运会远不止于体育。它通过三地协同办赛、科技赋能、绿色引领和文化融合,将赛事的短期流量转化为推动区域长期发展的城市增量。这场盛会不仅为全国人民呈现精彩纷呈的体育比赛,更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与未来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随你融入大海,相知和鸣,拥抱彼此透明编织一个梦境;一起融入大海,碧波万顷,拥抱彼此透明汇聚一颗心……”开幕式最后,主题歌《天海一心》久久回荡在大湾区的上空。(本报广州11月9日电)

来源:工人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