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茅台市场价下跌,平台与酒企“相爱相杀” |公司舆情哨

Connor 元宇宙 2025-11-06 1 0

每逢购物节,名酒也“渡劫”。随着“双十一”临近,电商平台加大白酒促销力度。近日,53度飞天茅台市场价格再度出现波动,部分平台补贴后到手价不到1600元。

飞天茅台市场价格再下跌

南方+记者在某电商平台看到,53度飞天茅台百亿补贴后价格已降至1590元/瓶,平台补贴397元/瓶。淘系平台并未跟进,售价仍为1640元/瓶。但上述电商平台53度飞天茅台双瓶装补贴后价格跌至3150元(两瓶),约合每瓶1575元。其他名酒价格较“双十一”促销启动时也有小幅回落。

每年电商购物节前后,飞天茅台市场价格都会出现波动。归根结底,这是因为短期供给集中增加,供需平衡被打破。

白酒独立分析人士肖竹青分析称,线上低价白酒“源源不断”,一方面与经济大环境导致的白酒消费疲软和经销商去库存有关;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电商进入了一种全网比价、低价竞争的怪圈,电商低价甚至“不赚钱”促销茅台、五粮液等名酒来实现引流,对白酒传统经销体系造成极大伤害。

飞天茅台市场价下跌,平台与酒企“相爱相杀” |公司舆情哨

飞天茅台的价格长期受“稀缺性”支撑,但这种稀缺性在双十一期间会被暂时性地缓解。

天猫茅台、苏宁易购、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以及茅台自己的“i茅台”App,为了在双十一创造声势和吸引流量,会在此期间集中投放大量原价(1499元)飞天茅台。这直接增加了市场的整体供给。

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会等待“捡漏”。一些消费者抱着“万一抢到1499元的呢?”的心态,暂时推迟了在二级市场的购买行为,转向参与官方抢购。这导致二级市场的有效需求下降。

一般来说,双十一期间价格会跌至一个阶段性低点。随着双十一活动结束,官方集中放量停止,被抑制的刚性需求会重新释放,价格往往又会企稳并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

“控价”还是“保价”?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茅台,是一件乐事。但对于公司而言,如何处理各利益方之间的关系,并非易事。茅台需要在“控价”和“保价”之间走钢丝。

展开全文

一方面,更多消费者能以原价买到茅台,有助于提升品牌好感度和消费者满意度,避免因价格过高而被舆论反噬。

价格下跌可以挤出市场中的“水分”,让飞天茅台更多地流向真实饮用的消费者,而非囤在黄牛的仓库里,这符合茅台“酒喝不炒”的长期方针。

然而,这也会误伤经销商体系。如果价格持续下跌,会严重损害传统经销商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此外,长期来看,一定的溢价是茅台奢侈品属性的体现。如果溢价消失,可能会削弱其“高端”和“稀缺”的品牌形象。

如果价格波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茅台的长期健康发展是有利的,有助于其摆脱对投机市场的依赖,建立一个更可持续、更健康的消费市场。

平台与酒企纠纷何时了?

此前,茅台、五粮液、贵州习酒等多家酒企曾发布声明,公布授权销售渠道,或指责部分电商平台未获授权、货源复杂、存在风险。

每逢“双十一”“618”等大促节点,电商平台与白酒企业,尤其是高端名酒之间的纠纷和摩擦确实频频发生。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核心是短期利益与长期战略的冲突。

高端名酒希望维持一个稳定、高端的品牌形象和价格体系。而电商平台在大促期间的核心目标是GMV和流量,最有效的武器就是价格战。

这两者从根本上是冲突的。平台降价冲销量,会直接冲击酒企辛苦建立的价格防线和渠道利益。

双方的纠纷,本质是 “互联网流量逻辑”与“传统消费品销售逻辑”的激烈碰撞。电商平台追求的是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和用户的争夺,信奉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酒企追求的是品牌价值的长期维护和渠道生态的稳定,信奉的是“细水长流,稳字当头”。

这种矛盾在购物节这个以“降价”为核心的场景下被无限放大。虽然双方在平时是合作关系,但在大促期间,由于根本诉求的不同,就极易从“队友”变为“对手”,上演一出出商业博弈。尤其在行业下行期尤为明显。

可以预见,类似纠纷仍会持续,直到双方找到一个平衡点。

南方+记者 黄晓韵

评论